图片 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_哪里可以投注nba-去哪里投注nba比赛-推荐下载**

哪里可以投注nba-去哪里投注nba比赛-推荐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财政税收 > 财政政策 > >

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来源::未知 | 作者:哪里可以投注nba-去哪里投注nba比赛-推荐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朱容基总理在1998年政府工作报告讲,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有效利用外资”。面对外贸出口的严峻形势,要保证今年的出口,充分利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中国政府对于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十分坚定,通过汇率贬值促进出口已不再可能;而经过七次降息之后,目前的利率水平已经没有多少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信贷优惠限于银行的经营状况,难以有大的增长,因此,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颇具现实意义。

一、外贸出口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外贸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1978年到1987年为探索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个阶段,主要是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经营权,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外贸出口的重点是“创汇”,财政财务体制是统负盈亏的,财政被动地承受外贸企业的亏损,补贴负担越来越重。1978年—1987年外贸出口额由97.5亿美元增长到394.4亿美元,增长了近3倍,平均年增长约15%。

2、 1988年到1990年为改革整体推进阶段,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通过利益划分财务关系来调整财政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日益具有自己的独立的经济利益。同时国家运用价格、汇率、利率、税率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形成。1988年—1990年,外贸出口额由 475.1亿美元增长到620.9亿美元,增长了0.3倍,平均年增长近10%。

3、1991年—1993年是改革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国的第二次承包制。主要是取消了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从建立自负盈亏入手,使外贸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的轨道。通过财务指标承包和利益划分,调动了外贸企业的积极性,1991年—1993年,外贸出口额由718.4亿美元增长到917.4亿美元,增长了0.28 倍,平均年增长8.5%。

4、1994年至今为深化发展阶段。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推行了一揽子改革方案,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流通等改革同步,外贸体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不仅从体制上为外贸的发展提供保证,鼓励政策也由外汇侧重于向财税政策转移,突出了国际通行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同时邓小平92年南巡带来的外资大幅增长的效应,也在此时发挥出来;1994年—1998年,外贸出口额由1210.1亿美元增长到 1838亿美元,增长了0.52倍,平均年增长9%。

特别是1996年以后,外贸呈现波浪式发展的特征,因为体制、外汇等改革的刺激作用发挥完毕,我国外贸企业的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强,外贸企业对间接调控措施的反映趋于敏感。由于94、95年出口退税率明显高于实际税负率,外贸大幅增长,1996年大幅下调出口退税率,外贸出口急剧下滑,1997年针对出口的大幅下降,上调出口退税率,外贸出口又达到较大幅度增长。这种波动说明外贸出口对出口鼓励政策(特别是出口退税)越具有依赖性,出口鼓励政策对外贸出口越具有重要性。

1998年,国内步入有效需求不足的时期,经济趋于低迷,外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形势严峻。涉外财政及时提高出口退税率,启动财政资金,反周期调节手段,加大对外贸的扶持力度,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199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3,239.3亿美元,比1997年下降0.4%,这是继1983年以来我国年进出口总额第二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出口完成1,83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5%;进口1,40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全年贸易顺差4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9%。



二、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1)对外贸易总量大幅度增长。199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达到3239.3亿美元,20年增长了14.7倍多,年均增长 14.8%,大大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表9—2),而且比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近8个百分点,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位次排列由 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为1997年的第10位。特别是在1997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个百分点,足见其对整个经济的重要性;1998年外贸较 1997年有所滑坡,但仍有高达33%的外贸依存度,占据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份额,

表9-2: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

  1986—1990 1991—1995 1991—1997
国内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7.9

10.6

12.0

19.5

11.2

15.9

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大幅提高,由1978年的9.8%上升到1997年的36.4%,每五年上一个台阶,从1980年的百分之十几到1995年的百分之四十。外贸出口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数据来源:1998年《中国统计摘要》

(2)外贸出口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199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45.2%上升到86.9%,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的历史性转变。外贸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大大带动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解决就业。如果80年代还是出口创汇的外贸体制的话,那么现在外贸出口不再是仅仅为了创取外汇了,而是占据世界市场,扩大世界市场的分额,提高企业效益,同时也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问题。1998年我国出口1838亿美元,合人民币15000亿元,占当年GDP(79553亿元)的比重接近20%,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出口大约解决了我国就业的20%。

(4)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稀有、短缺资源,保证经济高速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的资源有优势,也有劣势,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出口以我国丰富资源为主导的产品,进口我国短缺的资源和产品,取长补短,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为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三 扩大出口的必要性

我国外贸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扩大出口颇具必要性。除此之外,以下几方面也充分说明扩大外贸出口的必要性:

1、出口需求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要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会总需求,扩大出口日加重要。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国外需求的地位日益提高,扩大出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1998年开始,我国经济基本上摆脱“短缺经济”,已步入“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时代,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下岗、失业还呈增长势头,物价水平继续回落,国内市场出现严重的疲软现象,产品大量积压。在这种背景下要扩大有效需求,在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同时,有必要加大利用国外市场的力度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2、要保证今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的水平,出口必需保持一定水平的增长。今年年初,根据经济和社会需要,我国将199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根据经济增长7%的速度,国民生产总值(GDP)

1978──1988年出口总额及GDP数据表 ( 单位:出口为亿美元,GDP为亿元)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出口额

GDP

97.5

3624.1

136.6

4038.2

181.2

4517.8

220.1

4862.4

223.2

5294.7

222.3

5934.5

261.4

7171.0

273.5

8964.4

309.4

10202.2

394.4

11962.5

475.1

14928.3

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出口额

GDP

525.4

16909.2

620.9

18547.9

718.4

21617.8

849.4

26638.1

917.4

34634.4

1210.1

46759.4

1487.8

58478.1

1510.5

67884.6

1827.0

74772.4

1838

79553

2033.3

85122

数据来源:1998年《中国统计摘要》,1998年数据来自《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

也增长7%的话,1998年GDP总量为79553亿元,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5122亿元,根据相关回归分析预测,1999年的外贸出口额应为2033.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0.6%。这也需要大力促进外贸出口的增长。

3、就业问题。规模越来越大的外贸出口,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就业问题。如果按照1998年我国出口占当年GDP的比重接近20%这个比例,出口大约解决了我国就业的20%的话。那么,1998年国内市场步入买放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居民收入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市场进一步低迷,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在当前就业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外市场,创造国外需求,对于扩大国内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扩大内需与出口。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摆脱困境的工作重心,扩大内需需要进口机器设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就需要外汇。虽然我国现在已不再象以前那样外汇短缺,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作用下,防范金融危机,保证扩大内需所用的外汇,处理好促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出口面临巨大压力

1、东南亚金融危机。始自97年夏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导致了东南亚经济的严重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波动。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遭受危机的亚洲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我国在东南亚的传统市场出现萎缩。这场危机使东南亚国家经济大伤元气,普遍进入萧条状态,国民财富“缩水”,国内购买力下降,已无力进行大量进口商品。而东南亚和韩国市场一般占我国出口的116%,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市场近期前景暗淡。

(2)东南亚和韩国的货币大幅度贬值,加剧了其出口产品同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国家,出口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东南亚国家深加工程度大些,而我国则劳动力便宜些,但总体结构多有雷同。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东南亚各国货币都有较大贬值,使的这些国家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国际竞争力相对增强,向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挑战;而且我国从大局出发,人民币不贬值的立场坚定,加剧了我国出口贸易的严峻性,所有这些都会增加我国出口竞争的压力。

(3)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东亚其他国家及地区,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会产生波及效应。一方面,亚洲特别是东亚经济发展普遍放慢,导致我国在亚洲的出口环境趋于恶化,包括东亚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深受危机影响,经济尚未摆脱衰退的境况,将会越来越影响到我国的出口;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金融危机开始波及全球,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使欧洲、和拉美地区及美国日益受到深刻影响,由于我国商品出口欧美市场的分额比较大,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出口。而且经济危机对各国进出口的影响有滞后性,会影响到以后年份的进出口。

(4)东南亚国家对华投资可能会因为经济萧条而减少,对我国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出口发展不利。东亚地区是在我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日本、韩国和东盟9国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占我国外商投资的2/3,而我国的外资企业多以加工出口型为主,其出口增长在我国各类经济中速度最快,分额不断扩大,一度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牵动力。金融危机的发生,大量国际资金撤出该地区,这些国家自身资金短缺,对外投资能力大大削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三资”企业的发展及出口能力,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会受到严重抑制。

(5)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

1999 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外贸进出口更为严峻,影响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数较多。亚洲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正在过去,东南亚国家经济有望逐步走出低谷。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波动,能否保持强势还有待观察。日本经济摆脱低迷依旧困难重重。俄罗斯经济仍处在不稳定之中。欧元启动将改变国际货币、金融格局。一方面如果东南亚国家结构调整较为成功,加上其货币贬值后的价格优势,将增加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日、美等我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若不能明显回升甚至有所下降,我国外贸出口受到的压力将会很大。

就国内而言,根据1999年经济增长7%的速度,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5122亿元,根据相关回归分析预测,1999年的外贸出口额应为2033.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0.6%。外贸出口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


2、外贸增长的原动力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促使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的原动力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到现在为止,这些原动力的能量已经或将要释放完毕,外贸出口增长的动力不足。

第一是外贸管理的分权化和外贸经营活动的非垄断化改革。其中管理分权化的进程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归于完成,结果是出口贸易的激励由中央政府那里分置于各级政府身上。外贸企业引入了竞争机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外贸的扩张和出口的增长。

第二是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化改革。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外汇制度改革,主要是围绕外贸扩张要求进行的。通过引入外汇留成因而非正式的外汇调剂市场,到正式的外汇调剂市场,到汇率并轨及外汇交易中心的形成,使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多地受市场因素决定,这个过程促成了人民币的不断贬值。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比如1986年、1990年和1994年对美元汇率的较大贬值,就促成了当年或次年出口的大幅度上升。

第三是关税制度改革。出口方面关税改革是以出口商品的零税率或出口退税制的建立为标志的。自1993年以来,关税被逐次调低,1992年为43%,1993年降为 399%,1994年降为359%,1996年1月降为23%,同年10月进一步降为17%,关税降低在促进进口扩张的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出口的扩张。而出口退税直接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第四个动力来自于引进外资。外资的涌入,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个面向出口的外向型经济部门,而正是这些立足于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部门,直接促成了90年代以来出口的快速增长。事实上,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贸扩张,有一半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据统计,89年以来,外商投资对我国出口贡献率最低在30%以上,最高达115.2%。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亦不断上升,由1988 年的5.2%、1990年的12.6%增至1995年的31.5%和1996年的40.7%。


我国外贸二十年的发展表明,中国外贸的每次大幅度增长都是有外在的原动力的,原动力当中财政特别是涉外财政在鼓励外贸出口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近几年的情况更是如此,因为市场化的改革和外汇方面的优惠的原动能量趋于作用完毕,促进出口越来越依赖于宏观间接调控手段,特别是财政手段的作用,涉外财政政策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是依赖于宏观调控手段。特别是1996年以后,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都是主要依靠财政鼓励政策实现的。

五 当前扩大出口的措施

1999年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对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扩大出口的政策任务艰巨,既需要各项政策的搭配,也需要短期和长期政策的配合。

一、近期内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发挥各种可利用的手段促进出口。

1、直接政策措施:

(1)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为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扶持力度,增强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少出口退税率档次,缓解国内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在1998年提高部分货物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支持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及纺织品等类产品的出口。

(2)收汇贴息,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东南亚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周边亚洲国家货币普遍大幅贬值,以刺激出口,我国同类产品的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应加强出口的贴息的数量,保证出口商的即得利益,有效促进出口。

(3)外贸基金,支持外贸实施市场多元化市场战略。主要支持外贸设立贸易中心、建立经济开发区、开办商城等开拓新市场的活动,资助外贸企业在国内国外举办多种形式的中国商品展销会等促销活动。

(4)运用财政手段促进“境外带料加工”业务发展。境外带料加工具有绕过贸易壁垒、就地销售、信息反馈及时等优势,它对于带动外贸出口增长,发展境外加工企业,直接促进出口具有一定的意义。

2、间接政策措施

(1)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吸引和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出口,利用外资大大促进了出口。1998年全国48.68%的进出口总额、44.1%的出口总额、54.7%的进口额都是有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因此,加大吸引外资和有效利用外资的力度,能够大大促进出口。

(2)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出口。对外经济合作,直接输出的是劳动力,由于这些劳动力熟悉或习惯于使用我国的产品,非常有利于带动我国的出口,1998年工程带动的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7.59亿美元。因此,加强对外经济合作,不仅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且还可以直接带动相关国产设备和材料的出口。

(3)适度增加对外援助,发挥财政援助资金的作用,使之成为外贸增长的开路先锋。援外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市场,带动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对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有助于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经援项目发挥了重要的先导和示范作用,我国的经援项目,向受援国展示了我国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及性能,对与开拓我国商品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促进我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投资合作发挥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二、长期内扩大出口的政策,就是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标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加强、规范财务管理和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自我约束,提高企业的效益,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长期主题,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尤为如此。一般说来,计划经济是“物的经济”,政府往往通过物的分配来支持国企改革,而市场经济是“人的经济”,政府应该注重培养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财政作为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逐步减少对外贸企业的直接“照顾”(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外贸企业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促进外贸从“创汇型”向“效益型”转变,使企业眼睛既要向外,以国外市场信息为基础,又要向内,向管理要效益。如果以“小猫钓鱼”比喻外贸企业经营的话,就是财政要减少直接给予企业“鱼”的做法,而多培养企业“钓鱼”技术。建立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良性转化机制,促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不断增强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哪里可以投注nba-去哪里投注nba比赛-推荐下载**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转型期财政政策与就业政策:冲突抑

转型期财政政策与就业政策:冲突抑

内容 提要 作为两大独立的公共政策体系,我国现阶段就业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搭配过程中存在一些矛盾,产生原...